《周处除三害》票房飙升,黑帮爽片成市场新宠


影坛近期迎来一股清新之风,《周处除三害》凭借其非典型黑帮复仇爽片的设定,在上映初期便快速得到影迷们的热烈响应。据最新统计,上映仅6天,该片票房就突破1.9亿元大关,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最终突破4亿元的票房大关几乎已成定局。此一成绩对于预测票房仅在1亿至2亿之间的外界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

《周处除三害》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在各大院线与流媒体Netflix的同步上映吸引观众,甚至还有网上未经授权的流出版本收获了观众的好评。影片除了以宏大的尺度讨论知名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将粗旷的黑帮情节与艺术电影的摸索完美结合。与多数深究人性并施以道德教化的国内犯罪片不同,《周处除三害》提供了一种清新的叙事方式,即在不刻意拔高道德框架的同时,提供给观众极致的观影体验。

讨论该片大尺度场景时,观众往往会被其中陈桂林在灵修中心大杀四方的戏份所震撼。这场戏中的血腥并非简单的视觉冲击,它更是暴力与邪气结合产生的极端扭曲和怪诞姿态。电影中的暴力既表面上的血腥,也隐藏着贪嗔痴三害的比喻。

影片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高品质的爽片,它更深层的吸引在于其主人公陈桂林令人怜悯而又复杂的形象。陈桂林身患肺癌,余命不多,本欲向警方自首却意外发现自己只是警方通缉名单上的第三,于是他萌生了一计:要在死前一举飞上枝头,成为头号通缉犯。他的行动手段果断而残酷,足以让观众为其手段而心潮激荡。

同时,《周处除三害》在叙事手法上打破常规,没有太过拖沓的辩论和繁复的逆转情节,而是在剧情和故事情感关系的处理上,保持了直白和尊重观众的姿态。比如,陈桂林最后给予小美自由与选择,没有将两人塑造成一段典型的英雄救美故事,这一点颇受观众赞许。

除此之外,《周处除三害》还巧妙运用了佛教概念中的贪嗔痴来构建电影的深层寓意,影片的英文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直接为这一主题做了引导。借由影片的隐喻和典故,创作者并未强加给予观众任何特定价值观的定义,而是留给观众空间自行解读。

总体来说,《周处除三害》无疑是一部让观众观后仍有思考空间的作品,它以一种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提供了另一种解读黑色电影与存在的可能。观众可以在影片的爽快体验中寻找到各自的心灵感悟,这也正是该片在当下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