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知名影星惠英红与新晋演员刘浩存联袂出演的电影《灿烂的她》登陆各大院线,这部以催泪为卖点的影片在构思上似乎满载着让人共鸣的家庭情感纽带,但实际上却因剧情模式化、过度煽情而未能触动观众的心弦。
《灿烂的她》讲述了一个围绕祖孙情感的故事,小女孩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场意外造成她与奶奶失散12年,重聚后奶奶含辛茹苦支持女孩求学追梦。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故事的高潮处奶奶竟然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这样的剧情设定原本具有极强的触动力,但影片在诠释上却陷入了韩剧式的“狗血”套路,大量刻意安排的煽情桥段未能赢得观众的认同。
影片的非理性情节设定也遭到了分析师的批评,譬如女主角由刘浩存所饰演的角色在受到威胁做出不良行为时,却不选择逃脱,这种“降智”剧情让角色行为显得牵强。类似的不合理之处接连出现,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也让观众难以代入。
两位女主角的演出也受到了审视。惠英红一贯的演技虽然深受认可,但在《灿烂的她》中却显示出较为固定的表演模式,新鲜感不足。而新人刘浩存虽然付出了努力,但在处理情感细节时显现出经验不足,难以担起影片的情感重任。
电影市场自有其规律,催泪电影一度大行其道,吸引着众多观众走进影院,体验电影带来的情感沉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审美疲态暴露无遗。曾令人心碎的故事现在看来过于刻意,缺乏创新的情感铺陈。
如影评人所言,过度依赖感官上的煽情元素,如配乐、场景闪回、角色泪崩,容易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了催泪电影的通病。相比之下,真正情感深刻的悲剧不仅仅局限在生离死别,更在于对人物精神层面的深入挖掘,能够抵达观众的内心深处。
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中,要打造一部真正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催泪作品,不仅需追求情感上的真实和深度,还应该与观众的社会情绪形成共鸣。韩延导演的作品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通过引入多元题材,混搭喜剧元素,创造出更为均衡且贴近现实的故事情境。
影片《灿烂的她》累计票房虽已逾7000万元,但从观众反映来看,单纯的催泪效果已难以支撑起电影的成功。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是否能在创作上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有深度、有质感的电影故事,将是中国影视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