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利剑》:点燃银幕的国产海战巨制


2024年已渐入中段,电影市场缺少大制作的现状愈发明显。春节档等关键时期的银幕,硬核动作、科幻大片的缺失,令不少影迷心慌。而此时,《蛟龙行动》的出现,就像其片名中的“蛟龙小队”一般,倔强地逆流而上,给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坚定地指出:“中国电影和其铁粉的热爱,是我敢于大胆投资的底气所在。”

与陆战题材不同,《蛟龙行动》是一次军事动作领域里的大胆尝试。主创团队拍摄现代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斗场面,探索涉水的未知领域。水下场景的拍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高昂,即便是好莱坞业界也谨慎避之。曾有好莱坞经验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曾面临水下摄影的重大挑战,就知其不易。《蛟龙行动》因此在拍摄手法和技术层面都展现了革新精神。

导演林超贤在军事题材上已经证明了自己深刻的理解与独特视角。他不仅能够将各类武器装备与战斗形式精心调度到位,还能够展现出紧张刺激且富于层次的战斗场景,且强调团队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过度英雄主义。在《蛟龙行动》的宣传海报中,可以看到15位全副武装的小队成员集合亮相,人数是前作的两倍之多。回归的老将杜江、蒋璐霞与新加入的黄轩、于适等人才让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值直线上升。

《蛟龙行动》不单单是情节与製作的升级。影片的武器装备和作战器械也全面进步,从曝光的海报可以窥见,小队员们在装备崭新的潜艇内集结待命,显示出电影在科技属性上的追求与探索。特别是,影片还首次展现了“猛士917蛟龙战甲”,一款由东风猛士科技联合电影团队定制的交通工具,不仅彰显了工业设计的力量,也让电影生产的边界变得更加宽广。

博纳影业以往在主旋律战争影片上的功绩,如《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与《长津湖》等佳作,都为《蛟龙行动》的成功上映奠定了基础。在严格的投资决策下,《蛟龙行动》的勇气展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硬实力,也显示出于冬对大片需求、重要档期市场的深厚信心。

《蛟龙行动》的问世,不仅是国产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新高度,更体现了华语电影对于挑战好莱坞重量级制作的勇气与实力。中国电影人不断自我超越的信心与韧性,在这部电影中得到最完美的呈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