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凌晨,83岁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因病逝世。这一消息迅速通过官方媒体的报道,传遍了全球各个角落,各国政要和名人纷纷表达对这位东方伟人的哀悼。与此同时,毛主席生前的好友和昔日的同事也成为了媒体竞相采访的对象。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区郊外的一家政府创办的养老院中,一位高龄老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他们是英国《伦敦日报》的记者,前来采访这位常年居住于此的老人,了解他对毛泽东主席病逝的看法。
“我们都是凡世之人,死亡只是个时间问题。属于我们的时代,过去了。”
说出这番话的老者,正是曾经让毛泽东陷入“至暗时刻”的强劲对手——张国焘。因为年事已高且不久前中风,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张国焘说起话来也显得十分费力。
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比毛泽东小四岁。尽管如此,他在很长时间内资历和职务均处于领先地位,更加受到共产国际的信赖。他的革命生涯始于1916年,进入北京大学理工预科班后,他成为一名学运领袖,并于1920年参加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后来成为党的缔造者之一。
尽管张国焘在革命初期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他的南下路线最终在战事不利的现实面前宣告失败。这一错误决策迫使红四方面军许多战士走了数回艰难险阻的雪山草地,导致部队分裂。不久后,毛泽东提到自己经历的最黑暗时刻,就是在与张国焘的斗争中。
1937年,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的开展,党内也开始对张国焘展开清算。然而张国焘对此无法接受,加剧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悲观。从而在1938年叛投国民党。尽管蒋介石重视他的倒戈,但张国焘却未能得到预想中的高位厚禄,最终沦为与特务头子戴笠一同策反昔日同志的辅助工作。
在1948年底,随着国民党内核心掀起逃亡潮,张国焘也谋求到台湾。然而,他的变节未能换来国民党的信任,反而在毛人凤的指示下,被迫继续留在大陆,被当作未来卧底使用。这一前途不被看好的安排,使得张国焘最终决定自行打点关系举家迁台。
然而到了台湾后,张国焘却发现自己被彻底遗弃,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生活条件都无人问津。一年后,他再次举家迁往香港,靠撰写回忆录谋生。多年后,因经济压力不得不起笔撰写自己的回忆录,这些记述不仅掺杂了对自己的美化和辩解,也提供了不少历史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珍贵资料。
1968年,张国焘终因经济压力变卖家产,移居加拿大,最终在1976年底病故于多伦多。在毛泽东去世的同年,也感慨着“我们的时代过去了”的张国焘,最终伴随着那个他参与的偌大历史,走向了生命的终点。